微信最新公告:有这类行为,封号!

时间:2023-04-12 来源:微信代运营公司

近日,微信安全中心公布最新公告: 严厉打击网络诈骗行为,对确认存在欺诈不道德的账号、缴纳账户展开删除、冻结等处置。


网络诈骗是指犯罪分子编造欺诈信息,设置骗局,通过互联网对受害人实施远程诈骗,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账户的犯罪行为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,网络诈骗犯罪更加隐蔽化、智能化、手法多样化,常见的高发诈骗类型有:

翻单全职类诈骗、网络贷款类诈骗、假冒客服付款类诈骗、投资财经类诈骗、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、“杀猪盘”诈骗、假冒领导煮人类诈骗、冒充“公检法”类诈骗、网络游戏虚假交易类诈骗、注销贷款信用卡类诈骗……

这些诈骗行为严重影响微信用户的合法权益,毁坏平台的生态环境。一直以来,微信持续对平台内发生的各类欺诈行为进行重点关注、坚决处置、严厉打击。


根据国家涉及法律法规及《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》《微信个人账号用于规范》,在核实用户投诉递交的证据后,对证实不存在欺诈行为的账号,微信方面将视其违规程度,进行功能容许、账号封禁等阶梯式处置;对证实欺诈的支付账户进行失效等处理。

2023年以来,微信总计对35312个确认不存在欺诈行为的账号展开了阶梯式处置;对10896个证实不存在欺诈不道德的微信群进行了限制群功能(封群)处置。

微信方面表示,后续仍将加强对网络诈骗行为的处置。同时,平台不会依法配合公安机关积极开展涉及工作,进一步打击作恶团伙。


据悉,对有可能发生风险的场景,微信系统不会提早对用户展开安全提醒。

部分安全提醒示例↓↓↓



大家在使用微信过程中遇上系统的安全提醒时,请求务必提高警惕,仔细核查对方身份,谨防诈骗。

微信方面提醒大家,在使用微信和他人交流时:

1. 牵涉到转账、汇款等资金交易,务必通过电话、视频等方式细心核实对方身份,谨防诈骗。2. 当遇到微信收到的各类安全提示时,提高警惕和防止意识,不轻易账户、汇款,不轻易泄漏个人信息。3. 不扫瞄不理解的二维码,不随意点击不得而知链接,不下载安装来历不明的APP,不只能泄露自身各类密码和短信验证码,不轻易给陌生人开启手机、电脑屏幕共享功能。4. 当遇到诈骗或者怀疑情况时,请及时进行滋扰。如有金钱损失,请求马上报警。

微信方面回应,对利用微信实施欺诈不道德的账号,一经确认,将对违规账号进行梯度处罚直至封停处置,并将审查结果对系统至滋扰用户。

如遭遇欺诈

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滋扰↓↓↓

微信滋扰提示

1. 投诉个人用户:微信对话窗口➛右上角…➛投诉➛自由选择投诉该账号的原因➛提交投诉证据。


2.投诉微信群:微信群聊窗口➛右上角…➛滋扰➛自由选择投诉该群的原因➛提交滋扰证据。


3.通过小程序检举:搜索“腾讯卫士”小程序➛网络诈骗➛举报账号➛填写检举内容➛页面“递交”即可。

警告大家

加强防范,提高警惕!

来源 微信安全中心、新华社

责任编辑 易科彦

责任校对 郭毅

主编 何晓宇

高院 曹婕


金赛药业生长激素 孩子在打生长激素,如果新冠感染是否要停药 金赛药业生长激素 金赛药业生长激素 金赛药业生长激素 金赛药业生长激素